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末,中国的下乡知识青年可谓闻名世界,也有很多相关的文学作品问世。但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数量不少的全家人下乡,被号称下放户的群体却似乎被世界有意无意地忘记了。下乡者的集体沉默,文学、当代史的迅速失忆,使这个曾经庞大的群体似乎从来没有存在过。作为曾经其中的一员,作者把创作触角深入其中,于是有了这本《亲情恨》 一九七零年的早春,知青上官夏从青年店转回家里下乡的大连庄河。父亲是海港工程师,因为出身资产阶级,带着一家人下乡。同村还有高中毕业生朱蓁蓁一家,蓁蓁的父母都是教师。还有姜卫泽一家。 在后来的招工中,上官夏家里仅有的一个招生名额,因被妹妹秋儿以死相抢去逼而失去回城资格;朱蓁蓁被大队副主任的傻哥哥强娶做老婆,她们被永远的留在农村。经过不同的几乎生与死的抗争,姜卫泽的妹妹姜淑华甚至上访多年,十几年的岁月的磨砺、奔走、抗争,她才回到本来的家乡大连。